首页 > 都市小说 > 青晓天笑芄最新章节列表

兰子初现

话说这一家中,赵仁厚的家庭原本就清贫,他“完小”没有念完就回到了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家中少了一个念书的,父亲赵之忠的担子自然就轻了许多。在赵仁厚十三岁时那年经村里人介绍去学木工。由于他聪明好学,刻苦钻研,不到两年就出师了。他回到了家中,以做木门、窗子、土车……赚钱养家,供弟弟赵仁喜和妹妹赵仁青读书……在农村,这个时候有个手艺,不用说,日子过得还算惬意。

按常理说,赵之忠在生产队里劳动,赵仁厚做木工供弟弟、妹妹读书,赵之忠老伴王云凤身体不太好,在家中做饭,持家务,用农村人的话说“这样的日子再美气不过了”;可是赵之忠堂兄由于英年早逝,留下一子、三女也成了赵之忠家里的负担。一下子“雪上加霜”,这个家很难揭开锅了……这样的家庭赵之忠咬牙撑着,赵仁厚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父亲毕竟五十多岁了,弟弟妹妹读书、母亲身体欠佳还吃药,再加之……唉,说着,抱头痛哭了起来。很快他就停止了……王云凤身体每况愈下,在这一年第一场大雪落下的时候,她悄悄地走了,带着对于家人诸多的不舍、心痛和不放心,她走了……痛哭、恸哭,很快一家人化悲痛为力量,生活并没有压倒这苦命的一家人……“捷报”频频传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艰难的岁月中总有让人为之一振的好消息,这一天赵家双喜临门:赵仁青与吉相镇的杨志东一小学教师的新婚之日,然而可爱的赵晓颖也来到了世间,她也来送姑姑出嫁……新婚后的六年以后,他们便有了自己的宝贝——杨丹和杨子。在此,赵仁青重操旧业,开办起了幼儿园,由于此时的民办教育无先史,因此赵仁青的幼儿园开办第一期就招收三十几名学生,无疑给她的办学生涯一个极大地鼓舞。这家子的幸福时光从此开始了……

在赵仁青结婚之前,不用说赵仁喜也成家了。这个“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赵家英才——赵仁喜与县城镇子上的药剂师宋小梅结婚成家,两口子均有正式工作——赵仁喜在师范学院毕业后,进入了本县城唯一一所高中教书。在农村人眼里这个端着“铁饭碗”的文化人,吃穿不愁,生活无忧。他婚后一年后赵瑞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限乐趣;三年后这个家又一次迎来了另一个成员——赵兵。孩子往往是家庭的润滑剂,在单位上班忙碌的两个人,下班看到孩子的那一刻,疲劳顿时烟消云散。由于住在高中,照顾孩子也更加方便,宋小梅一个“二八大杠”来回奔波,再辛苦也值得……仁喜在单位里也连年被评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殊荣,这不单单给家人脸上争光,更是在物质上得以补偿:电热毯啦,热水瓶啦……那是时不时的会有……日子,过得也还算滋润吧!

兰子现在小学五年级读书,她品学兼优,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这孩子遗传了父母的优良基因,不但学习上出色,而且在唱歌、跳舞上更是独领风骚;小小年级由于阅读量大,写的一手好文章,五年级就发表不同文章近十篇,是老师眼中的“红人”;你看,她又画开了……“这妖女子,画啥像啥,妖里妖气里……”赵之忠嘴巴里虽这样说着,但是满眼里都是爱!农村人就是这,正话反说。

“这俩娃是仁厚家的吧?俩人都拿了奖状……啧啧!”一位来人嘴里吧嗒着旱烟袋,在太阳下发出这声音。

“可不是,仁厚这小子生了俩大学生。唉,不像我屋里喔娃,没有一个能念书里……”另外一个附和着。

……

这样的声音,兰子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不,放假了,兰子和哥哥晓斌每人手捧一枚奖状,上面放着文具盒、本子或者钢笔之类的奖品。每逢学校放假,这俩孩子总要博一回路上的眼球。每每这样的赞誉声这兄妹俩不骄不躁,仍然是积极上进。仁厚虽然读书不多,但是他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以讲道理为主,从不舍得打孩子一手。每当其它的孩子为父母买了新衣服而开心时,这家孩子的开心时借回来一本书中文字交汇的乐趣;每当其它的孩子为没有吃到美食而嘟嘴时,这家孩子为父母给他们讲的听不懂的故事而嘟嘴……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着,孩子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成长着,他们的心中时刻有善良的种子在萌生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