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随风最新章节列表

第二十一章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一路上舟车劳顿你先下去休息吧。”不卑不亢、老成持重,这样的人说他三十都少了!难怪逢生要把他调到府里来,不简单哪!

  开谷节刚过南边的义县就发了大水,落碧尘带着手下官员和若兰匆匆赶到那里视察情况。

  发水的江叫布洛赫,在当地的语言里是怒龙的意思。发源于南边的羽都国,经天齐国、后义国到达义县境内,由于从后义到义县境内河面突然变窄,所以只要上游一下大雨这里的江面就上涨。

  “目前的灾情如何?”落碧尘一进县衙就问站立在两旁的县衙吏员们。

  “回大人的话,这次的大水来的太猛,全县上下十七个乡镇里有九个受灾严重,其中有五个乡基本上是淹在了水里。”回话的是义县的县令,大约四十岁出头的年纪,听说为官很清廉。落碧尘在府衙里见过她几次,但印象不深。

  “那受灾的人员情况呢?”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赈灾,希望不要又出什么乱子才好!

  “回大人,九个乡共九千三百一十人,四百二十五人在大水中丧生,两百零九人不知所踪,剩余八千六百七十六人。”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县衙里专管户籍的户丞,长得就很认真负责的样子。

  “就以这个数字为准,按在册人口发放赈灾粮,再设置几个粥棚,暂时解决饥民的吃饭问题。”稍作停顿,环顾了四周见没有人提出异议,便又继续道:“来的路上我就在考虑,目前发放的赈灾粮是三江府的官粮,对于全县人民恐怕是杯水车薪。朝廷那里本官虽然派人快马急报,但若等朝廷的救济到达多则半月,少也要十天。我们等得,灾民们怕是等不得的。如果不采取自救措施,灾民很难安然度过这场灾荒。对于这件事大家可有何意见或者好的建议?”

  “大人,赈灾虽然是很重要,但是修筑防洪大堤也是刻不容缓的一件事。现在是春天,南边多有豪雨,如果不先修好崩塌的大堤,恐怕再有大雨义县还是要受灾。”一个乡吏服饰的人站出来说。

  “嗯,你说的有道理。这布洛赫确实河如其名啊!对了,我记得这里也是疃河的必经之路。”疃河紧挨着齐川,若是它泛滥了,那自己岂不也要遭殃?

  “疃河是由西面的渭水过来的,西面缺水,每年一到春季渭水周边的所有乡镇都要放水灌溉农田,所以水位会下降不少,直到秋季才会涨上来。”县丞毕恭毕敬为府尹大人解释。

  “这样啊……”一个主意从落碧尘的脑中形成,“若是这样本官倒是有一个主意不知道可不可行?”

  “大人请说。”众官吏齐声附和。

  “治水之法历来以疏为主,堵不是个办法。既然南面的布洛赫春季容易泛滥而西面的疃河水面会降低,那不如在两河之间修一条通渠,这样既解了水患又可以让缺水的地方得到缓解,众位以为如何?”说完环顾了一下众人,得到的都是赞同的答案。

  “那好,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了。修渠的地点选在哪里、需要多少人工这些你们下去仔细算了给我。”一路上马不停蹄的赶过来,落碧尘交待完事情就回驿站休息去了,就连县丞和乡绅们设得饭局也都一概谢绝。

  这个义县的县丞办事效率很快,第二天清早就去驿站将修渠所过路线和需要的人力物力统计出来。

  “很大的一笔开销,看来光靠朝廷是办不了的。”折子上的数字一笔一笔算得很细,看来是用过心的。若兰将头靠过去看了看上面的内容,眉头也不禁一皱。

  “到衙门里去吧,把大家都找来集思广益也好过我们在这里发愁。”落碧尘坐上外面准备好的官轿,一路都在想可行的方案。

  “大人。”今天县衙内聚集的还是昨日那些人,不过每个人都比昨天精神了许多。

  “大家都坐吧,刚才我已经看过刘大人关于修渠的折子。有些具体事项需要跟大家商量商量。”落碧尘坐在正座上挥手招呼堂上的官员,开始了一天的会议。

  “首先是挖渠的劳工问题,目前正直春耕,其他县市恐怕抽调不出什么人手。再加上府里的赈济粮和朝廷下拨的赈灾物资恐怕也不够灾民们度过这次灾荒,所以我想实行以工代赈,对修渠的民工除了管饭外,还给他们酬付工钱。这样既解决了修渠的河工问题,又解决了灾民的吃饭问题。诸位以为如何啊?”

  以工代赈,将消极的赈灾方式改变为积极的赈灾方式,而且还可以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这个方案一出在座的纷纷点头赞成,并且佩服落碧尘的才智过人,那些原本因为她年轻而担心能力不足的官员也开始认同她。

  “既然大家对此提案没有意见,那就我们就按这个执行下去。全县所有受灾人民里,十六至五十五周岁的壮丁都要参与到修渠的工作当中去,等修渠工程开始后粥蓬只对老幼妇孺施粥。”

  “大人的办法好是好,只是钱粮之数有限,僧多粥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落碧尘这次带来的官员中掌管财务的官吏皱着眉头说。

  “嗯,光靠府里和朝廷的赈灾款当然不够,所以才要大家集思广益的想办法。”落碧尘点头应承道。

  “布鲁赫这次溃口冲毁的农田很多都是有主田,朝廷出钱修渠给他们抢回天地,理应让这些人酬出点河工钱,这在道理上也说得过去吧?”刘县令说道。

  “下官做了统计,冲毁的农田四千六百七十方,共一万余亩,其中有钱大户的田占了九千三百二十一亩。”户丞将本子翻到记载这些数字的页面呈给落碧尘过目。

  “除了有主的田以外,退水之后应该会有些新淤出来的田吧?”落碧尘问。

  “是,估计会在五千亩左右。”刘县令回答。

  落碧尘想了想,刘县令这个建议是个好点子,对有主的田收点赎回费于理事讲得通的。

  “现在一亩田卖多少钱?”

  “普通的十两左右,好一点的大概在十五两上下。”刘县令回答道。

  “那好,除了补给因修渠占用了的田地的人外,每一亩新田按十两银的价格售卖,头五日买的人可以打九折,赎回田每亩按五两银子算,得来的钱全部用于购买粮食和河工的工资发放。”

  事情基本算是解决了,落碧尘又开始忙着找人宣传卫生知识。没办法,她是真的让那次瘟疫闹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