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宋炮灰逆袭录最新章节列表

三百七十八 意外立太子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但是赵祯对庆历年间的几次大败还记忆犹新,李不弃和狄青又在旁时时给他分析形势,赵祯倒是一直头脑清醒。而且自从大宋实施币制改革后,再加上广南、安南的粮食输入,财政收入有了较大的改善,北方辽国又内乱不断基本对大宋没有威胁,宰相和户部都不好意思说没钱给陕西打仗,因此赵祯倒是一直坚持李不弃制定的缓步推进的战略方针没有动摇。

这样下去,只要不随意改变李不弃制定的战略路线,放条狗在陕西制置使的位子上都能把横山拿下来。

辽国那边大规模的叛乱倒是被镇压下去了,但是从辽国逃入辽国苏州寻求庇护的人口就有三万多,一下子陶林手上的人力就充裕起来,现在他已经两次夺下复州。连续的内乱严重削弱了辽国的控制力,去辽东的船队报告说一个居住在混同江的女真部落已经打通了鹰路,在兼并了许多鹰路上的部落后开始攻打辽军,现在正急着购买铠甲兵器。李不弃还在猜想这个部落会不会是那个产生了完颜阿骨打的女真部落,但是他对历史知之甚少,最后只能决定顺其自然了。

倭国那边现在也打成了一团。四国和本州的大名因为得到了大宋卖过去的大量铁质农具,取得了比其他大名更高的粮食产量,能供养更多的人,实力壮大起来,当地原有的力量平衡被打破,自然就会发生冲突。于是不但大名和大名之间打了起来,大名与领主之间也打了起来,领主与京都也出现了矛盾,现在福安财团的海商们正忙活着把耽罗制造的武器卖往倭国呢,倭人为了购买更多的铁制工具和武器,现在正在加紧采掘铜矿、金银等矿产用于出口。

在南方,安南已经灭掉了交趾,把升龙府的皇宫给拆了,名贵木料都卖到了大宋,升龙府也改名河内。李不弃在广南组织的那次远征也以胜利告终,别看身毒人多,但是遇到组织严密又武装到牙齿的宋军根本就不够看,身毒王见识了大宋的强悍,只得同意不阻碍贸易,并划出几个港口供宋人船只停泊。远征队一路上打了不少海盗,为防备海盗对商船骚扰,最后在返程的路上,在麻六甲海峡东南出口处设通远寨,留两百人驻守。

现在各个方向上局面都已打开,再接下来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时间,急不得,李不弃于是就安心享受生活了。他把全家接回汴梁,每天睡到自然醒,就优哉游哉地去清源书院或者武备学堂讨论一下月亮上为什么没有嫦娥,海平和地面是平的还是弧形的这一类问题。

他的这种生活状态让赵祯很放心,似乎下了立赵盛为太子的决心,其表现就是赵祯把文彦博踢出京城去了,把中立的富弼提拔上来,此外几个拥立四皇子最积极的大小官员也被不动声色的踢出京城,而出身清源书院和在立储这事上持中立态度的官员得到了提拔,一些刚刚崭露头角的官员比如冯京被派到陕西赵盛麾下。这就是把皇帝逼得太紧的结果,看来赵祯对拥立四皇子的庞大力量心生忌惮了。

如果事情平稳地发展,也许一两年后,赵盛就会顺理成章被立为储君,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嘉佑六年春二月,赵祯又一次中风。这次病情比上一次还厉害,这就让发觉事态不对的拥立四皇子的一党有了孤注一掷的机会。

皇帝不能视事,众臣伏阙,宰相韩琦直入大内,声色俱厉称国不可一日无君,要求皇帝立即册立皇储。这就是逼宫呢,现在只有四皇子在京城,这不是明摆着只能立老四么?

这个时候,病中的赵祯的软弱病又犯了,竟在韩琦面前瑟瑟发抖,最后被逼迫着定下立四皇子为皇储,诏书以极快的速度就被知制诰草拟出来,向天下发布。

在整个逼宫的过程中,李不弃的态度很耐人寻味。虽然韩琦逼宫的时间很短,李不弃并不在场,但是自始至终他都不发一言,这让朝堂众人都摸不清李不弃在想什么。

感谢飞龙夕惕若厉打赏,今天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