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清代地理志书研究最新章节列表

第101章

注282 沈葆桢:《沈文正公政书》卷4,《续陈轮船工程并练经历南北洋各情形折》,转引自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辑。

注283 《清史稿》卷460,12712页,北京,中华书局,1977。

注284 (清)罗大春:《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见《台湾文献丛刊》第308种,16页。

注285 。该图即绘其事。第3《卑南生番归化图说》绘记卑南抚番之事。其文曰:“卑南生番虽未经兵燹,自闻牡丹社为倭人所戕,颇惊恐。同知袁闻柝饬通事传谕招抚,辄相率来归,导我军开路入山驻扎。其性颇愿朴,汉人之在其地者,未尝戕害。头目胸前亦悬大银牌,但有上衣而无下裤,皆以布或皮围之。谕以剃发归化,无不乐从。赏以红羽毛马褂、银牌,尤欢忻鼓舞。“据罗大春《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载:同治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牡丹社之北可通卑南觅,其番社七十有二,约丁壮万人。闻倭将暗遣人勾卑南番目陈安生,因立派袁同知闻柝招之。立(即)剃发来郡;赉以银牌、衣物,以原船遣归。其地正对凤山,膏腴远过琅,正倭奴所垂涎“(清)罗大春:《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见《台湾文献丛刊》第308种,33页。

注286 《台湾私法物权编》,见《台湾文献丛刊》第150种,1712页。

注287 《致罗军门景山》,见《沈文肃公牍》(钞本)第1册,181~182页。

注288 《复李次青》,见《沈文肃公牍》(钞本)第1册,400页。

注289 作者单位,林玉茹,“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畏冬,北京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部。本文的完成,特别感谢“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档案馆及刘淑慎小姐之协助。又本文曾于2011年11月25日,于“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主办的“2011明清研究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与谈人李文良教授及与会来宾、《台湾史研究》的两位匿名审查人均给予诸多中肯而精辟的建议,谨此致谢。

注290 参见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1页,台北,“中研院“社会所,2001。

注291 参见王慧芬:《清代台湾的番界政策》,38页,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2000。

注292 参见施添福:《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竹堑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68~69页,新竹,新竹县立文化中心,2001。

注293 参见上书,131页。

注294 参见《清奏疏选汇》,《陈台湾事宜疏》,见《台湾文献丛刊》第256种,41页。

注295 其演变过程参见施添福:《清代台湾的地域社会:竹堑地区的历史地理研究》, 65~116页;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第一部,33~2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