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清代地理志书研究最新章节列表

第105章

注407 《诸罗县图说》。

注408 《淡防厅图说》。

注409 参见柯志明:《番头家:清代台湾族群政治与熟番地权》,24~27页。

注410 即杉林乡的寨子脚、莿仔寮、莿桐坑等地。

注411 如旗山区的六张犁、口隘、中隘;内门区东半部的金交倚(金交椅)、龙潭、东方木、石门坑、莱子坑、白树林(宝林)、田螺堀、沟坪、金瓜寮(安定);南化区的浔仔寮(心仔寮)、苦苓脚及南化。

注412 有白水泉、十张犁、八张犁、蜈蜞潭、匏子寮;南化区的竹头崎、南寮、北寮以及玉井区的头重埔、二重埔(二埔)以及三重埔(三埔)。

注413 如中埔乡的坛水(澐水)、崁脚、石头厝;番路乡的番仔路(番路);竹崎乡的阿拔泉、金狮寮;梅山乡的南势坑、大草埔、九芎坑;云林县古坑乡的大湖、古坑;斗六的湖山岩、枋树湖(枫树湖)。

注414 无法确定现今地名确切位置的用“?“代替。下同。

注415 详细地点依序是月眉崁(后里区月眉)、四张犁尾、柯子林、九层头;苗栗苑里镇的火焰山脚(火焰山)、日北山脚、芎蕉坑、苑里坑;通霄镇的吞霄内湖;西湖乡的三湖(西湖)、四湖、五湖、吞霄埔;铜锣乡的铜锣圈(铜锣)、竹仔林(竹森)、九力林(?);苗栗市的南势坑、西山尾(西山);造桥乡的风车纽(?)、狗辣林(?)、马陵潭(大潭?)、九车笼、中洲;竹南镇的淡汶埔(谈文)、柳仔湳、鹿厨坑;头份镇的南港仔(南港)、茄苳沟(?)、牛栏场、中港内湾、斗换坪;新竹市的盐水港、缺仔口(?);竹东镇的员山仔;新埔镇的犁头山嘴(犁头山)、枋寮;桃园县杨梅镇的杨梅埔(杨梅);龙潭乡的猫合(大庄?)、八张犁、四方林(上林村)、马陵埔尾番园(?)、大坪埔(大坪)、番仔寮、山坑仔;龟山乡的尖山脚;大溪镇的南兴庄尾(南兴庄)、粟仔园、大姑崁(大溪);三峡区的福安埔(三峡)、广福庄(土城广福里)、横溪南(三峡区横溪)、横溪北、九芎林(坪林?)、黍仔园(麦子园);土城区的大安寮(土城区)、外五张、内五张、外挖仔(新店区)、暗坑仔(新店区安坑)、七张仔(新店区七张)、阿泉坑(台北市文山区)、雾里薛埔(即内湖中洲);汐止区的樟树湾、康诰坑(白云里)、梭老准(保长坑溪上游鹄鹄仑,东山里)、北港仔(烘内、烘北里)、八连港(八连里)、峰仔峙南势、峰仔峙新社、乡长厝、玛瑠坑、保长坑、油蚋坑、五堵、六堵、七堵南北、八堵南北以及基隆的田寮港。

注416 参见高贤治编:《大台北古契字三集》,261页,台北,台北市文献会,2005。

注417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注418 上述汉文文献,吴丰培先生大多进行了介绍,参见马大正、吴锡祺、叶于敏整理:《吴丰培边事题跋集》,58~146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注419 参见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舆图组编:《舆图要录:北京图书馆藏6827种中外文古旧地图目录》,495~497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注420 (清)有泰著,吴丰培整理:《有泰驻藏日记》卷8,21页上,光绪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五日,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影印版,1988。

注421 [英]荣赫鹏著,孙煦初译:《英国侵略西藏史》,179~180页,拉萨,西藏社会科学院资料情报研究所,1983。

注422 参见吴丰培:《吴燕绍先生与他的蒙藏史研究》,见马大正、吴锡祺、叶于敏整理:《吴丰培边事题跋集》,400~4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