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最新章节列表

第169章

(100)按:阳山是广东西北部的连州,靠近广西贺州、梧州。

(101)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年表》,《韩愈评传》附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2)[唐]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马其昶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60页。

(103)[唐]韩愈:《祭郑夫人文》,[宋]王伯大编:《别本韩文考异》卷2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4)[唐]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韩昌黎文集校注》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00页。

(105)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106)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107)[唐]韩愈:《欧阳生哀辞》,[明]贺复徵编:《文章辨体汇选》卷74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8)按:陈克明《韩愈年谱及诗文系年》谓:“此文写作不会晚于十九年“,将《师说》列入贞元19年文章。

(109)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110)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

(111)[唐]韩愈:《国子监论新注学官牒》有小注,《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636页。

(112)季镇淮:《韩愈〈师说〉的思想和写作背景》,《语文学习》1959年第9期。

(113)按:《韩愈评传》载曰:“这篇文章在士人间广为传诵,《旧唐书》本传云:‘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这里的‘执政者’,包括李绛和新入相的武元衡,可能还包括李吉甫。“详见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114)卞孝萱、张清华、阎琦:《韩愈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115)[宋]孙樵:《孙可之集》卷2,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6)[宋]范仲淹:《范文正集》卷6,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7)(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译者序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Ⅹ页。

(118)[宋]不著撰人:《宣和书谱》卷5,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9)详见本书第三编《北宋印本书籍的传播与接受》第一节《传播媒介的历史演进》。

(120)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前言》,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页。

(121)[宋]苏轼:《苏轼文集》卷30,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47、8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