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奔腾年代最新章节列表

第234章【帝国】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宴会期间,陈天朗再次和魏氏兄弟谈及了未来社会的变化,食品工业的多元化,汽车工业的崛起,以及未来台湾经济的疲软和大陆引导世界的前景。

魏氏兄弟对于前面还可以虚心接受,可是当听说台湾经济疲软,大陆经济引领世界的时候,他们只当是听笑话。

和很多台商港商一样,虽然他们投资内地,在内地开厂办公司,可是打心眼里他们还是瞧不起内地人,瞧不上内地经济的。

要知道如今大陆的GDP才是台湾的3倍,而大陆的面积却是台湾的几十倍。这让魏氏兄弟怎么相信未来大陆经济会引领世界?能让大陆人自己过上温饱日子,有电视看,有方便面吃已经不错了。

所以对于陈天朗“神一样的推测”,他们只是付之一笑。

……

魏氏兄弟也算是很守信诺的人,在陈天朗签订了“明珠包装厂”,“明珠食品厂”,以及“明珠饮料厂”的转让协议以后,130万的汇款就悉数到账。

自此,陈天朗在天津圈钱的计划全部完成,于是他就买好了机票,带领着手下朝着真正的全国性的战场山东,飞去。

……

自古山东出好汉。

武松,林冲,还有鲁智深!

《水浒传》一百单八将已经说明了其中的问题。何况未来98年版本的央视《水浒》更是唱出了“大河向东流,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口号。

可惜,现在是1993年,不是1998年。

眼前的山东虽然英雄好汉辈出,却还没有一个能够站在全国前列,成为当之无愧企业中的真正好汉。

作为山东的省会,济南并不繁荣,能在路上看到的摩托车和汽车也不是太多,和天津比起来,这里似乎更加偏僻一点,可正是这个地方,正在崛起一头保健品巨人。

如果没有陈天朗的出现,按照历史轨迹,1994年8月,当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山东济南祭起“三株口服液“大旗的时候,中国的保健品市场已经进入到了退潮期。在此前的七八年间,太阳神、娃哈哈、中华鳖精以及各种花粉、蜂蜜口服液构成了第一轮保健品销售浪潮。然后,“乐百氏“的生命核能、“巨人“的脑黄金以及东北的沈阳飞龙等也已经品味到了从鼎盛到衰落的跌宕。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三株来了。在广告策略上,三株从来不吝啬广告的投放,与众不同的是它采用一种更为巧妙的组合。它在中央电视台及一些中心城市电视台购买了大量的非黄金时间的广告段位,用以播发拍得并不精美却充满了语言诱惑的三株系列形象片。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主题便是,“三株争当中国第一纳税人“和振兴民族工业。

在广告传达上,三株也极为大胆和富有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让专家说话,请患者见证“的道路。三株首创了专家义诊的行销模式。在中心城市,每到周末,三株就会聘用一些医院的医生走上街头开展义诊活动,而其主旨则依然是推销三株口服液。到后期,三株更把这股义诊风刮到了乡镇、农村。据不完全的统计,三株每年在全国各地起码要举办上万场这样的义诊咨询活动。株在农村的广告

崇拜毛伟人“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吴炳新显然更具战略家的能力,他利用中国低廉的人力成本优势,开展人海战略,聘用了数以十万计的大学生充实到县级、乡镇级的办事处和宣传站。同时,他还创造了一种“无成本广告模式“,即发给每个宣传站和村级宣传员一桶颜料和数张三株口服液的广告模板,要求他们把“三株口服液“刷在乡村每一个可以刷字的土墙、电线杆、道路护栏、牲口栏圈和茅厕上。以至于当时每一个来到乡村的人都会十分吃惊地发现,在中国大地的每一个有人烟的角落,都几乎可以看到三株的墙体广告。

吴炳新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来自三株的统计资料看,到1996年底,农村市场的销售额已经占到了三株总销售额的60%,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营销业绩。在两年前,三株公司的销售额为1亿元,第二年达到了20亿元,在农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的1996年,三株销售额一跃而达到了巅峰的80亿元。

以区区30万元,在短短三五年之内,便开创了资产达40多亿元的三株“帝国“基业,吴氏父子无疑有着超出一般企业家的抱负和理想,他们也是国内最早提出要把企业办成百年老店的企业家之一。

现在,陈天朗来了,他所携带的不是区区30万元,而是30万的20倍,600万元!

那么他又能开创出一个怎样的三株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