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莺莺传最新章节列表

第200章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以往的时候她虽然出门少,可也基本上能做到想出门的时候便出门。可是如今不同,崔本在外做事,赵莺莺若是不在,曦姐儿能闹翻了天!所以赵莺莺要找一个不用哺乳,最好是曦姐儿睡着了的时间,快去快回!

  听赵莺莺这么说,眉嫂子倒是奇了:“你家也有桃儿圆娘她们,怎得不顶事?”

  “桃儿和圆娘很能干,可是这个小祖宗认人呢!除了本哥和我,竟没有人能哄得住。若是在眼前也就罢了,若是不在眼前,真是立刻哭得厉害!”赵莺莺说话的时候轻轻点了点曦姐儿的小脑袋。

  曦姐儿还以为是赵莺莺和她玩,瞅了瞅赵莺莺,然后抓住了她的手指,摇晃着莲藕似的手臂,咿咿呀呀笑了起来。

  赵莺莺虽是抱怨着的,可是抱怨里还有一种高兴。这种事固然带来了一些麻烦,可是对于初代当爹做娘的赵莺莺和崔本,感觉又是不一样的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人人都可以亲近,她知道他们是她最亲的人。一想到这个,赵莺莺和崔本就心软的不行。

  第二日的时候,赵莺莺是趁着曦姐儿午睡才小心翼翼地出的门。等到大门关上,常常的出了一口气,旁边的眉嫂子已经笑了起来:“养孩子不容易罢?看你因此多了不少负担,以前何曾见你这样过!”

  “即便是负担,那也是高兴的。”赵莺莺整了整衣襟。

  这个眉嫂子并不反对,立刻赞同道:“那也是。”

  扬州始终是一个繁华的城市,虽然刚刚经过一场事儿。赵莺莺和眉嫂子午饭之后出的门,这时候正是热闹时候,到处都是做生意、耍把式的,看的人眼花缭乱!

  赵莺莺因为心里惦记着家里的曦姐儿,并不胡乱逛,也就是往自己确实有需要的店铺去,定了东西让送货上门就是了。当然,有一些零碎东西够不着送货上门,她自然就是自己拿着了。

  两人逛着逛着就去了牙行,赵莺莺想看看柴炭如今是什么价儿——这时候她是不会买的,刚刚经历过水灾,柴炭一类正是价格最高的时候呢!只不过天气渐渐凉了,气候算是一日一个样,很快就要到要取暖的时候的时候了。这时候用不着,也要为那时候打算,先来看看行情。

  只不过才到相熟的牙行就发现牙行有好些大户人家体面奴婢的人在,赵莺莺去的时候人正走。眉嫂子好奇的心痒痒,立刻就问道:“金嫂子,方才那是哪家大户?竟是从没见过的!”

  这并没有什么不能说的,牙行老板娘金嫂子倚靠在柜台上笑意盈盈道:“那是知府大人府上的人!如今知府大人还没有上任,可是先一步过来安家的家人先到了。无论是打理知府官宅,还是买人做事,那都是要找牙行的。也不独是我,需要的东西多,城里好几家牙行都得了这个巧宗呢!”

  金嫂子说这话的时候不乏得意,这个赵莺莺倒是懂得。人家知府大人的家仆在扬州又没有亲戚故旧,这些好生意落在谁的头上不落在谁的头上,那是有说法的!金嫂子家能做上这笔生意,未尝不是他们的本事。

  为这个,眉嫂子和赵莺莺都先恭喜了一番金嫂子,然后眉嫂子才低声感叹:“这还有什么好打理的,咱们扬州知府的官宅难道还不算好?”

  买人很正常,有钱的大官因为职务的关系,总有要搬家的时候,这时候总不能全部的家人都带走。遣散一部分,然后到新地方再买人,这都是常有的。但是这样大规模地整理官宅却很少见!

  各地官宅并不是由朝廷统一来修建的,而是各地自行筹钱修建又自行维护。这样一来,各地贫富不同就显露出来了。以县衙的官宅为例,有的富贵地方,县衙的官宅修的富丽堂皇,哪怕是住贵人也使得!而有的地方就不行了,县太爷的官宅并不比一般的民居强多少。甚至因为年久失修,有的已经破破烂烂,需要县太爷自行出钱维护,不然就得住破房子。

  扬州是什么地方!河流里淌的是金粉!这里自然是不折不扣的富贵乡。至于扬州知府县衙,那本就是一座私家园林捐出改建,论清雅富贵,那都是不缺的。至于后来的年年维护,府库里也会出钱。真要是出现官宅破烂,那扬州也丢不起那个人!

  所以在眉嫂子看来知府大人这样急着料理宅子是很反常的,就算有什么不喜欢的地方,那也大可以等到来了之后修改。如今见也没见,这就知道不喜欢了?

  金嫂子却是低头道:“也不消多想,官有多样,左不过就是咱们知府大人是个喜欢享受的而已。我们牙行承办的东西我不好说,但都是奢华之物呢!”

  她这一说,赵莺莺和眉嫂子就明白过来了,同时两人也闭上嘴不再说话。

  倒是金嫂子笑呵呵地给她们推荐:“知府府里买了不少人呢!要我说这时候买人最划算,怎么样,眉奶奶和崔七奶奶要不要买个丫头婆子的?”

  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水灾,扬州的人伢子们去到那些受灾严重的地方以极便宜的价格买来男孩女孩和青壮年男女。这时候卖人的多,买人的少,价格当然就下来了。

  “一个或者通针线缝纫,或者精上灶做饭的丫头,往常至少要二三十两银子一个呢,现在只要十几两银子——若是眉奶奶和崔七奶奶真心想要,我给寻摸好的出来。”金嫂子低声,仿佛是说秘密一样说道。

  眉嫂子似乎有些心动,问了几句,赵莺莺却不说话。她家里人尽够使了,这并不关她的事。

  赵莺莺回家之后还说起这件事,桃儿和圆娘都叹了一口气,圆娘就道:“当初我们家里不是洪灾,可也都是天灾。天灾最是要命!本想着孩儿们去了能保住一个家,却没有想到什么都没能保住。早知道当初就不应该抱些幻想,早早的认清现实,一家人一起出卖,这样还能呆在一处了。”

  赵莺莺知道圆娘的经历,也是唏嘘不已。

  等到崔本回来了,赵莺莺就与他商量道:“家里银钱也不少,我今年还做了一单绣画......所以家中收益竟是比往年还要多来着。我想着外头艰难,不然捐些钱粮去到那些穷地方,我记得有专门做这种事的吧。”

  崔本也偶尔力所能及做一些怜贫惜弱的事情,况且赵莺莺的钱他是不管的,所以赵莺莺以为这件事十拿九稳。却没有想到崔本却是摇了摇头拒绝道:“不成的,你再等等,至少最近不要捐。”

  赵莺莺疑惑了,就是现在困难才要捐的。真要等,等到日后也没什么用了。

  崔本解释道:“你日常在家并不知道外面的事情,这一次扬州上下换了好多官员,官儿们都走了,现如今当事儿的除了少数官员外,大都是那些吏目。这些人有多贪酷你是知道的——趁着大人们还没有上任,快速地捞钱才是正道。”

  赵莺莺知道了,似他们捐钱捐物这种事,不论是通过官府还是通过一些民间私人的善堂,那都是要在官府那里过一遍的。对于这些没有人管束的吏目,想来雁过拔毛算是轻的了,到时候恐怕是十中无一能落到穷人手里才是真的。

  旁边听着的圆娘也是道:“对呀,奶奶。您是不知道,不但是这种民间捐的钱,就是朝廷用来赈灾的粮食和银子,那些人也敢贪的厉害——要不是这样,我家也不至于家人流散。至于民间的钱,我们更是连影子都没有看到过。”

  赵莺莺心里叹了一口气,如今还是王朝鼎盛的时候呢!人都说吏治清明、天子圣德。然而即便是这样,也免不了这许多困扰。想想那些吏治昏暗的年月吧,真叫人不寒而栗。

  这样想着,赵莺莺忽然想起了白日听到金嫂子说的那些话,有一种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