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回到山沟去种田最新章节列表

第三百六十一章 团鱼产蛋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到下午四点过的时候,溪流底部变成平整的石头,竹筏却也没法再前进了。

李君阁和苗娃找地方歇脚,刚开始选了一棵大树的树冠下边,准备支帐篷。

结果很快就发现犯了一个主观错误,日头快要下山的时候,树上来了一群群的小鸟,吵得人心慌意乱不说,还不停地往下落粪便,吓得众人狼奔豕突。

搬到远离树冠五六十米的地方,李君阁心有余悸:“怎么这么多唧唧雀儿,真是要了命了,好在还没开火,不然这饭还怎么吃?”

唯唯却很开心,拿出一个软边帽子戴起来,扛起相机往树下冲锋:“这么大种群的白头鹎,也算是少见了。我得走近看看。”

李君阁呵呵冷笑:“今天吃完饭大家赶紧睡觉,明天早上四点半就会开始热闹,这地方没选对,我们只有根据它们的作息安排时间了。”

果然,第二天天还没亮,几棵树就吵起来了,那声音合在一起,闹得人根本别想睡,众人只好早早起来,收拾东西,离开这比庙会还热闹的地方。

竹筏顺流而下,越走水流越大,速度也越来越快。

张老师不停地回头:“真是好地方啊,皮娃等你将这里开发出来,我还要来私家旅游一趟,这几天的经历可以记一辈子了。”

李君阁在后边撑着筏子笑道:“估计唯唯跟昭娃才要记一辈子了,被大野猪吓的!”

唯唯一向大大咧咧,这次却罕见地没有反驳,只是脸上一红。

最奇怪的是,连林昭也跟着脸上一红,这就有情况了。

哎哟!这两位不会是患难见真情了吧?李君阁眼珠子咕噜噜直转,这大新闻我可得第一时间告诉阿音去!

回程只用了三天时间,一行人又重新出现在了李家沟。

比预计时间提前了三天,回到李家沟的时候是五月初二。

在丰年斗碗刘三高那里摆了一桌庆功宴,祝贺张老师拍摄成功,送走摄制组,再送教授们和林昭回半山林场溜索那里,回来就该准备过端午了。

不过端午准备工作多是家里女人们的事情,李君阁这边要做的是另一件大事,练夏花鱼。

鱼苗们从孵化到现在已经两月,在李君阁,苗娃和后来加入的石头婶三人的精心料理下,都非常的健康,是到了该分苗的时候了。

这事情最高兴的当然是大堂哥,村里包下来的十多口鱼塘,一直都养的是鲫鲤草,其中打得响招牌的,也就一个通乳鲫鱼而已,这下子一下多出四样,怎么能不开心,因此即使城里酒楼那么忙,也要跑过来搭把手。

夏花鱼练苗其实很简单,本来就一直在网箱里养着的,现在只需要将网箱解开,然后几个人将网箱拖着,慢慢从鱼塘的一头拖到另一头,强迫网箱里的夏花鱼游动,一天三次,三天后,夏花鱼苗们就开始适应游泳了。

好吧这其实就是人家的本能,只不过在网箱里拘束太久忘了而已。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工作,十多口塘里的鱼密度本身就不小。因此李君阁又找人来拉了几网,将里边的鲤鱼草鱼大鲫鱼挑出一部分,分别供应给农家乐,丰年斗碗,大堂哥的酒楼。

剩下的,租了两个长江上的网箱船,养在里边农转非慢慢卖。

端午这天分苗,林昭和吴志秋也赶来加入进来。

要科学就要有数学,农大的人做事认真,将每口鱼塘做成了一个表格,包括面积大小,每种鱼密度,应投尾苗数,事前都做了计算和分配。

然后按方抓药,猛禽开过来,里面摆满竹筐,竹筐里垫上厚塑料布,做成一个个水箱,然后装上水,大家一起下水,拿白瓷碗舀鱼苗,每次舀五条,每个竹筐装四百条,再按事先计算好的筐数拉到其它塘里去。

等十几口塘全部分配完毕,李君阁笑道:“忙活了两个月,后边就轻省了,接下来就是精养了,除了一口塘使用人家万佳水产的饲料外,其余的还是按我们的法子来,他们追求的是单位亩产量,我们追求的是鱼的品质,因此方法要有区别,生长慢些无所谓,不过要争取达到野生的品质才好。”

看了看林昭和吴志秋,李君阁说道:“不过人家农大和万佳水产那一套技术要学起来,看看人家昭娃跟吴老师做事,凡事拿数据说话。”

苗娃点头道:“嗯,这样以后计算饲料量,换水量,是否需要加氧这些都非常方便。哈哈哈,大学生确实有一套。”

李君阁拍了拍手:“OK,这就算完事了,大家都去我家吃粽子?还有几网箱的通乳鲫鱼花子,明天得往梯田上拉呢。对了兰场下边那几口育苗池我还有用处,你们给我留着,别拿去干别的了。”

今天全国放假,连周末三天,李君阁回到家中的时候,院子里边摆了三个木盆,阿音在厨房里烧草药水,奶奶,老妈正在院子里洗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