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小说 > 象棋最新章节列表

第782章 象棋的境界

我们刚开始接触象棋的时候,体会到的是象棋独特的魅力!我们就事论事的学习基本的套路,战法。那时脑中想的都是象棋,这个阶段我任何人都是很快乐的!

第二境界:看棋不是棋!

到把基本的杀法、套路学会之后,或者由于找不到共同学习提高的对手,或者由于心中给它定位为娱乐,所以我们一般就会走一些自己熟悉的套路而放弃揣摩。有时我们就会拿象棋比拟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下棋的时候就会浮想联翩,但是这个阶段水平几乎不长进。第三境界:看棋就是棋!

一句话,就是职业棋手,他们把象棋作为科学来研究!第四境界:看棋真不是棋!

大师!有自己的风格又布局一格,可以突破自我的人!

漫步乡村,随处可见街头小巷的树荫下、庭院前那些簇拥着三五成群扎堆的人聚集一起,有人蹲着、有人站着、有人坐在小凳上团团围观,面对二个对峙在“楚河汉界”调兵遣将博弈拼杀的人,或沉思不语,或摇晃着头连连发出声声叹息。

小小的棋子给人们茶余饭后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这已是当今城市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休闲方式,我也不例外,我的业余生活除了写写文章就是杀杀象棋。如今物质生活的提高让人变得心气浮躁,静心定力玩玩象棋,收获一份宁静与冗智,终比陶醉在声色犬马中要强。

我对象棋是爱不释手,爱的如痴如醉。下棋有瘾,一旦沉沦在“出车上马、搭仕分像”的棋盘上,我就会心无旁骛、乐不思蜀,有时候痴迷到可以废寝忘食。但我知道自己的棋艺不怎么好,永远也成不了棋中高手,下下象棋只是自已寻找的一种休闲乐趣,为的是陶冶身心图个惬意。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我更喜欢足不出户地在网上“大战三百回合”,这里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棋手上网,选择性大,而且玩的时间随意。

象棋是一种输赢游戏,更像是一场实兵推演。小小的一张棋盘,方寸之间犹如两军对垒的古战场。天上战云密布、地下炮火纷飞。我跃马扬鞭,你弃车砍炮,彼此厮杀声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纵横交错的激烈战斗场面。

帅是棋盘中的王,平时稳坐军帐深居简出,随身带着两个保镖、两个警卫,活动范围只局限于一方田地之中上串下跳。

士是老帅形影不离的贴身保镖,在斜路上寸步不离岗位,履行着自己的护卫职责。

象是老帅的外围警卫,警卫着王宫的第二道防线。象行田字步,象起象落不能主动出击杀敌,只能在自己的地盘上踱着方步护卫老帅忠于职守,当有敌人入侵之时必须挺身而出给予消灭。

马是勇敢的斗士,引鬓长啸纵横驰骋在敌我双方的阵地上杀敌。马走日字步,直通四面八方。马踏连环,杀机隐隐。双马连环,同生共死。立马车让敌人措手不及,马后炮屡建奇功。

车是武艺高强的野战特种兵,一杆银枪在手横冲直撞搏杀在敌我双方阵地,百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在进攻的道路上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抓住敌人立斩无赦。有时为了顺利擒敌遭遇危险之时,必须“丢卒保车”,有时为了主帅的生,为了夺取最后的胜利,又必须“舍车保帅”轰轰烈烈的牺牲。

炮是火力强大的兵种,它可以安步当车,它更可以隔山跳呼啸长空远距离地将敌人歼灭。空头炮让敌军心惊胆颤;重重炮使敌将一命归西;当头炮镇守中枢威力无比。不管是当门炮、边炮、对角炮、背后炮,都要炮炮瞄准目标再发射。

兵是阵地最前沿站岗放哨的小卒,一声令下便跨过“楚河汉界”永往直前,把生死置之度外断无回头之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扑向敌方的阵地,展开你死我活的拼搏。有时可直捣黄龙,立下汗马功劳,但更多的却是牺牲在滩头阵地上。

古老的中国象棋艺术之奥妙、博大与深邃,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与战争史。

这世上玩象棋的人不少,但能说清象棋有多古老的人恐怕并不多,我也是知之其一不知其二的人。

据我所知,中国的象棋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楚辞?招魂》中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期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开始流行。

到了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都能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

经过近百年的不断实践,在北宋末象棋差不多就定型成为了近代这种模式,既有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棋盘,又有红黑两帅执掌半壁江山,各有一个帅、两个仕、两个相、两匹马、两个车,两门炮,五个兵32枚棋子。

久而久之,下象棋的人还有了一种默认的规范,“君子下棋,落子不悔。”“观棋勿语真君子,举手不回大丈夫。”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大多都与棋有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象棋诗作。

“二国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争输赢。马行出路当先道,将守深营戎远征。乘险出车收散卒,隔河飞炮下重城。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定太平。”这是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所著的一首象棋诗。

“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士人三川逐浪流,炮响一声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这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写下的《哭象棋诗》。

传说王守仁在童年时,有一次与棋友在河岸对弈,聚精会神地投入而忘了吃饭,其母数次唤他都没有反应,直气得他的母亲赶过来一把抓起棋子就扔入河中。王守仁一边跺脚一边唏嘘,惋惜不已。当场顺口吟出了这首巧嵌棋子名的妙诗。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许多象棋语言已被移植于生活之中。

清代左宗棠率兵西征阿古柏,有人曾借此撰写了一副棋联:“大帅用兵,士卒效命。车辚辚,马萧萧,气象巍巍。视此去,一炮成功,方不愧出将入相。”这棋联的上联几乎把所有的棋子名全都包含了进去。

还有什么“棋错一步,满盘皆输。”、“丢车马保将帅”、“棋逢对手”、“举棋不定”、“马后炮”等等这些人们在嘴上时常说起的棋语,足以令我们中国人为自己的象棋文化而自豪。

试想象棋“走一步要看三步”,那就必须洞察细微,运筹帷幄,纵览全局,精心布划,一切尽在弹指间。每走一步,每落一子,恰如人生迈出的一步。

经常下象棋的人,遇事不慌,临危不惧;经常下象棋的人,心胸宽广,处世坦然。

一副象棋,棋盘方正棋子平圆,一盘象棋的对弈博杀,可以让你经历由喜到“怒”,由“死”到生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感悟。

“人生一盘棋”,建立事业要像卒,虽然前进很慢,但是不能后退。遇到抉择要像车,果断利落,不须畏首畏尾。完成目标要像马,有时候也需要绕两步才能实现最初的梦想……

若能透彻象棋,我相信也就读懂了人生!

象棋,人生,似是而非。象棋显然有很多与人生不可比拟的异点:下棋可以请求悔棋,人生几乎没有后悔药可吃;下棋以半步之差决胜负,人生相差很大一段距离仍可追赶,谁笑到最后为时尚早;象棋的棋子毫无感情,人生则讲究爱情、亲情、友情;下棋有时间限制,一般一分钟要下完一步棋,人生的关键一步,允许你思考一天、一月甚至几年;下象棋只是单一的面对一个固定棋手,而人生所面对交往的对手无数,可较量的层次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