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大唐颂最新章节列表

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

♂主编强推—>火爆爽文【收藏一下,方便下次阅读】

交通部这边全力以赴维持西南铁路的修建进度的时候,四川、南诏、牂牁等地布政使府也在紧张布置建设西南四省的工业基地,这个基地将囊括钢铁冶炼和锻造、特种钢冶炼、化工工业和水泥等二十七个基础工业产业,加上附带的一百多个轻工业产业,遍布了四省的交界地带,原本处于深山之中的西南地区在无数的工人辛勤劳作之下一条条直道被开辟出来连通远方。无数的豪商代表在各地出没然后一座座工业园区开始逐渐拔地而起,这种工业基地在第二年下半年的时候逐渐完成建设,等到投产的时候再次给了火爆的西洋贸易添了一把火,并且利用新建成的西南铁路直达西海郡,大唐帝国利用西洋航线终于将西南大山全部挖出了一条条生命通道,不断在路上流动的新式卡车带动的不仅仅是贸易,还有流动的财富和希望。

不过虽然西南铁路修建困难,进展缓慢,但是李玄清也没有过多关注,反倒是在长安仔细盯着整个藏区的地图发呆。藏区战事李玄清基本上没怎么关注,都是总参那边在独立负责,因为早就考虑到了藏区地处高原,大规模的战事打起来迁延日久所以原本李玄清也没指望薛洋和陈宇两人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垮对方。但是从目前的战报来看,拿下拉萨之后剩余的吐蕃残余势力就剩下西北地区的王系旁支。只不过吐蕃的现状是凡是在边陲之地驻扎的都是属于实力强大的势力,所以接下来的战斗薛洋和陈宇两人都不敢怠慢。但是已经打下来的庞大地域却着实让李玄清头疼。如果不是藏区这片土地对于中原来说实在是过于重要,居于中原头顶,一旦失去控制等于在中原王朝头顶上悬挂了一柄利剑,否则的话这片土地暂时李玄清都没有兴趣去拿下,投入产出比差别太大了。其实这也是李玄清最终决定提前建设西南的原因之一,西南地区有了足够的工业基础和铁路干线之后才能够就近为进驻藏区提供基础,而且按照后世的经验,南线进入藏区的川藏线和滇藏线两条公路其实还是可以修建的。内地人进入高原地带不适应,但是此时被俘虏的大约二十万大大小小的俘虏却足够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一条直道的修建任务,只要路修到了拉萨等藏区重要地区,李玄清就有把握将整个藏区控制在手中,就算是以后不投入只要控制在手中就可以慢慢消化。而且现在大唐帝国没有钱往里面砸不代表以后没有,李玄清有足够的办法从身毒那边赚取天量的财富回来支援大唐如火如荼的经济发展。

李玄清身在长安却时时牵挂着西南那边的发展,但是在天气六年八月初的时候慕容瀚海和吴作栋启程南下之后也算是放下心来,慕容瀚海这几年在工商发展上面的造诣是越来越深厚,这个西南经济发展计划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所以自然是格外关心,西南的工业基地他是亲自跑过了四个省的大部分地区,在了解了当地的矿产资源之后因地制宜制定了发展策略,并且考虑到西南地区的交通条件,还特地和吴作栋联手制作了这个计划。因为各省的工业基地因为地处位置相对集中,所以彼此之间的联动绝对不次于北方工业带,所以第一步是四省之间的水陆交通要能够彼此快速连接才能够互通有无相互之间形成产业链,所以第一步就是四省调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内部的直道修通,然后对外连接西南铁路和长江水道。这也是四川那边率先在主干线修建的同时支线也几乎同时开工的原因之一。

“大哥哥是在想南方的几个工业基地?巧兮倒是觉得没多大问题,毕竟不管是四川还是湖南之前我们都布局过,湖南那边和荆南几乎同时发展,荆南发展钢铁产业,湖南那边则和后世一样准备开建三酸两碱工厂,这些直接就能够作为西南工业基地的基础。”巧兮笑道。

“巧兮,你看我们需要修建两条入藏公路吗?”李玄清凭着记忆将后世的川藏线和滇藏线画了出来,然后摇了摇头跟巧兮说道:“按照我们的现实需求,我觉得一条就够了,甚至如果不是原州那边条件太差我都不打算在南边修建直道。”

“其实大哥哥不用担心的,修建川藏线或者滇藏线一条就够了,但是巧兮觉得滇藏线要好一点,毕竟沿途不管是匹播城还是雅安城都属于藏区的精华所在,将这些地方打通之后还可以就近和西南地区连成一体,将西南那边的大量工商品送入藏区。”巧兮知道李玄清掉进了后世的误区所以拉着他的手道:“大哥哥切莫觉得藏区贫困不堪,高原地区可一点也不穷的,不说别的,光是每年茶砖和丝绸的消耗量就是天量。”

“也好,先传讯给陈宇让他组织战俘按照滇藏线的路线提前在藏区进行前期修建,然后从铁桥城南下进入南诏,这样地图就完美了。”李玄清微微一笑,添上一笔之后笑道:“巧兮,我觉得我们做到如今这个地步已经快要完成我们的历史任务了,以后的事情就需要一代代大唐的精英人士自行去领悟实践。”

“那可不一定啊,我们的五年计划一旦实施完毕等于我们就初步进入工业革命的年代,但是你我二人的时代毕竟是在那个资讯信息爆炸的年代,难道大哥哥就不想一边将帝国拓展到极天际海的时候一边努力将大唐提前数百年带进后世那个年代吗?至少进入电气时代啊。”巧兮的喃喃自语让李玄清看着殿外的景色久久不能自语。

长安大本营站在大唐帝国最高峰的两人正在考虑如果带着这个帝国跨过一个时代的时候,位于西北那边,一个绝不逊色于西南经济发展的计划也悄然浮出水面,拓跋思谏为此亲自踏上了疏勒的火车准备亲自回长安向李玄清和岑天时二人汇报。而也正是这个计划让西北那边提前发展起来。